怎么看待不同的XP(性癖好)

来源:小5时间:2022-12-09

摘要:到20世纪中叶时,提及“性倒错”一词,几乎就是在指代同性恋者与非异性恋者。

SUMR

读余华的《兄弟》时,对下面的片段印象很深:

“李光头伸出一根手指说:丈夫在厕所里偷看女人屁股被抓,儿子在厕所里偷看女人屁股也被抓,这样的女人世上可能只有他母亲一个了。

那年月很多男人都在厕所里偷看女人的屁股,很多男人都平安无事。李光头偷看时被他们活捉了还被他们游街,李光头的父亲偷看时掉进了粪池淹死。”

余华用大约整整一章的篇幅描写塑造了旧时农村里,一个喜欢钻进女厕所,偷窥女性隐私部位的扭曲人物——李光头。

常常有人说,“人的xp(性癖)千奇百怪,人的xp(性癖)无罪。”读完书中这一章后,你便会很难再去苟同这种观点。

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理解、认知、面对他人或者自己的性癖好呢?今天我们便针对这一话题试着进行讨论。

性偏好,或称性癖好(英语:sexual preference),是指个人对性对象、性行为的偏好。

直白点说,就是什么东西能让人产生性的唤起,那么ta便是此人的性偏好。

比如,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一般来说,异性之间会更容易产生性的吸引,可能世界上90%的人皆是如此;同样的,也有人的性偏好恰恰相反,是同性、或者根本不是人,而是高跟鞋、丝袜、内衣等等。

从生物学等角度来看,为了保证族群的多样性,任何的生物种群往往都是各向异性的,上帝不会让所有人都从一个模具里刻出来,这保证了族群往各个方向进化探索的可能;所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、外貌、性偏好等等,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。

但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,当人们生活在一起组成群体时,性偏好在社会视角下也就具有了政治属性,即——必须分出优劣,和对错。

例如性学家弗雷德里克·所罗门·克劳斯在1913年推广了性倒错(paraphilia)一词,尝试以没有带贬义的方式去形容非典型的性兴趣。

但很快,这一中性医学术语便被政治化,成为了当时统治者阻吓同性恋,将其污名化的一种手段,“看到了吧,你们这是种病,都不是正常人,全部抓起来关到精神病院去。”

由于此种污名化,到20世纪中叶时,提及“性倒错”一词,几乎就是在指代同性恋者与非异性恋者。

可以说,人类认识自己的性偏好的过程是曲折的,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,区分“性偏好”好坏的标准就是看人数,和主流一致的,那就是好的,和主流不一样的,那就是病了,去治疗。

查到几个案例如下:

1983年,一位弗罗里达州的29岁男子被其母亲发现,他经常偷偷穿女性服饰,并且在易装行为时伴随手淫的行为。

该男子被母亲送到了精神科,被诊断为“性欲倒错”, 服用司来吉兰(Selegiline)几个月后,症状有所减轻。

1991年,一位洛杉矶的52岁男子多次购买年轻女性的贴身衣物后被妻子发现,妻子陪他来到精神科,服用司来吉兰(Selegiline)一年后给予普拉克索 1.5  mg tds,之后其恋物倾向有所减轻。

上面的案例都佐证了在那个年代中,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性偏好通常会被理解为疾病,并进行治疗。

直至80年代后期,从事性心理学诊疗的医生内部开始有了明显的分歧,根据这么些年的临床治疗经验,许多一线临床医师都发现人的性偏好是无法通过药物去扭转的,药物只能够暂时减少欲望,压制住服药者的性欲。

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想要一直压制,就必须长时间或终身服药,而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也很明显,骨质疏松、抑郁症、帕金森症等多种后遗症,都有记录在案的案例。

于是人们不禁开始思考,仅仅因为“性偏好”和正常大多数人不一样,就要被诊断为“性倒错”,然后不断吃药,这样好吗?

2006年,查尔斯·艾伦·莫泽(Charles Allen Moser)医师写了一篇论文,发表在《心理学与人类性学杂志》,他强调说“如果把人类的某一状态当成精神疾病看待,那么便会对部分人产生社会污名。”

基于这样的观点,医学界逐渐开始把“性倒错”分为两类,一类是有受害人的,另一类是无受害人的。

其中无受害人的被称为“性偏离”,本身并不需要精神治疗。


字母圈SUMR调教K8k9:zimuquansumr.com

除特别注明外,本站所有文章均为 SUMR 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 怎么看待不同的XP(性癖好)